【53號閘門的鍛鍊】

53號閘門,Gate of Beginnings、開始的閘門。它位於根部中心(the Root Center),屬於社會人感知迴路。根部中心是一股想要行動的壓力,它就單純只是壓力,並沒有意識的能力,因此,雖然這股力量充滿了動能,但是,它無法思考。它就是壓力,一旦壓力暴衝,就會有想要採取行動的衝動。

只是,根部中心的能量,全都只是燃料(fuel),就像車子的汽油。燃料只要沒有被點燃,它就只是擺在那裡的燃料;而且,燃料也會依據車子的類型、種類、性能等的不同,會有完全不同的展現。根部中心的燃料會如何展現,也完全取決於閘門的特性。

而53號閘門,燃料給了「開始」,一有壓力,他就想要開始從事某些事情。在壓力中心,這就只是一個機械化的運作;意思是說,並非所有的開始都是有覺知的。

事實上,要保持覺知的人,永遠是自己;要隨時留意權威的回應,要常常回到自己。否則,一有壓力,就會機械化地要開始執行某件事,但那是一時的,等壓力感一過,又覺得沒有開始的必要了。

保持覺知,才能正確開始”真正需要開始的事情”。只要能正確運作,所有正確開始,都不會無法完成。

在正確運作下,感知迴路不會執行無法完成的開始。

==============

閘門開宗明義說:
Development as a structured progression that is both steadfast and enduring. 
發展是一個結構化的的進展過程,堅定且持久。

Steadfast是固定不動的、不變的、堅定的、不動搖的。

1. 開始,是發展。
2. 發展,是結構化的進展過程;是朝向進步、成熟、發展的方向前進。
3. 這個過程,是堅定且持久的。

開始,不是一個「點」,一執行就宣告任務結束。不是這樣的。開始,是一個發展,是一個「進展過程」,而且這個進展具有結構性,不是散漫或雜亂無章的。

簡單說,這是一個「循序漸進的過程」。

==============

我們要做的,不是把每一個開始,都當作一個單一的事件來看;而是把所有的開始,都當作整體的部分階段。

每一個單一過程,都是一個整體的一部分,現在開始的這項事情,是為了要累積到下一個開始。

譬如說,小學6年、國中3年、高中3年、大學4年,加起來總共16年。如果一開始就跟孩子說:「你要上課16年。」我想,絕大多數孩子都會覺得漫漫長路、遙遠又痛苦、直接抗拒到在地上邊滾邊哭吧。

但是,當你把這16年拆爲6+3+3+4,而一年一年拆解,就會覺得這個學習之路好像變得有階段性,而且可執行了。

又譬如學日文,一開始一定是先學發音,下一階段學初級,之後中級、高級;初中高級可能又各分三階段,一步一步累積上去。

重點在於:是分階段地「累積同一件事」,學的都是日文,而不是這一次學日文,下一次學德文,下一次學英文,再一次學義大利文,再下一次學西班牙文。

每一次的開始,都是上面幾個階段的累積,然後延續到下個階段。

53號閘門,是關於「Transition and Change」轉變與改變。感知迴路,要的都是轉變與改變。每個開始,都要問自己「這個開始改變了什麼?比上次增進了什麼?」

沒有改變的開始,沒有執行的必要;一直重複的開始,沒有執行的必要。

當然,整個過程很需要自己堅定的毅力及持久力,也就是卦辭說的” steadfast & enduring”,循序漸進,容不得自己半途中輟。

相信大家都有被逼著學英文的經驗,如果學一學不想學了,一停就好幾年,等到工作需要才有想重新學習,這時會發現,連基本發音都忘了,要捲土重來。

「累積」就是這麼一回事,這個階段沒學到、放棄了,那麼,之後就要回頭重新來過。

==============

為什麼53號閘門是在感知迴路?

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,生命就是一個不可逆的直線過程,要一步步累積,容不得自己揮霍浪費。

人生就短短數十寒暑,是一個不可逆的直線過程,每分每秒都在流逝,其實,我們是感覺不到任何變化的。

但是,我們把這個連續過程,用人為的方式切割了一年365天、12個月,於是,我們的生命,變得可以”計算“。

於是,從嬰兒、童年、青少年、成年、青壯年、壯年、老年,這個過程,就被固定住了。什麼階段要學什麼、要累積什麼,變得公式化、社會化。

撇開那些社會化的內容不提,「生命是一個不可逆的直線過程」這一點是絕對真。生命,無聲無息地一步一步往前走,沒辦法回頭,也沒辦法跳躍。但是,中間的每一個階段要怎麼走,當然會因人而異。

即使如此,童年過了就是過了,不會再重來;青少年期了就是過了,不會再重來。

生命,不會重來;自己要開始的事情,是有時機限制的;有些事,時機過了,就無法重來。

不是所有事情,都有辦法重頭開始重新累積的。這才是感知迴路的真相。

==============

一開始就說,每一個開始是整體的部分階段;那麼,自己要做的,是有能力看清楚事情的全面,然後切割階段,一步一步前進。

是的,這是一個承受壓力要開始的閘門,但並不表示自己沒有能力,去檢視整個過程。

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閘門,自己一定有分階段的能力。但這個能力,或許不在大腦,而在自己的權威。所以,自己才更需要,回到自己、檢視自己的狀況,留意自己現在開始從事的事情,是累積了上個階段的什麼?

每開始一件事,都要檢視自己,是累積了上個階段的什麼?和上一次相比較,改變了什麼?轉變了什麼?發展了什麼?

當然,在過程中,會去體驗不同的事情,然後才會找到自己真正想「分階段後逐漸累積」的事情。

但是,自己要明白,有件很重要的事,是「分階段後逐漸累積」的。是的,我們也會學習不同的事,來豐富自己的生命;但這些都發揮了錦上添花的作用,無法取代最重要的那件事。

如果進入爻的層次,可以知道,依據爻的不同,其開始/循序漸進的發展,也會有不同的階段,有的剛開始累積,有的略有小成,有的開始遇到困難與衝突。

無論如何,53號閘門要鍛鍊的,都是要把每一個開始,放在人生的大整體中去體驗,而不是當單一事件看。讓所有的開始,串成一個故事,成為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。

(網路圖片)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wen Kao 的頭像
    Yuwen Kao

    聽說人類設計

    Yuwe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