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5號閘門的鍛鍊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 臉書粉絲專區聽說人類設計

20230318修改

25號閘門,Gate of the Spirit of Self、自我精神的閘門。它位於G中心,而G中心閘門,都是關於「“Self”自我」的愛與方向。G中心的“自我”,不是你大腦所知道的、所想像的、所認定的那個「我」。它,必須深入你的內在、甚至是更高層次的我。

25號閘門的「the Spirit of Self」,Spirit的翻譯可以是“精神”,也可以是“靈性”。這個閘門是「A gate of the higher self」──高我的閘門。所以,你不能用你自以為是的那個大腦「我」來想這個閘門。

所有位於G中心的閘門,它們的定位與愛,雖然是天生的,但這是在靈性的層次;一旦落入肉體,就必須要透過行動來確認。你雖然有高我的愛,但你怎麼知道?必須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中,做了,才知道這件事「是、或不是」。

==============

閘門卦辭:
The perfection of action through uncontrived and spontaneous nature. 
透過非人為及自發性的天性,讓行動臻於完美。

1. 行動達到完美。
2. 透過的方法是:非人為以及自發性的天性。

Uncontrived: 非人為的;未事先計劃的,未預謀的
Spontaneous: 自發的;非出於強制的;自然的;天然產生的;無意識的

因為行動的原點是來自於「非人為造作的本性、自發的天性」,因此行動才能夠臻於完美。

意思就是說,如果行動是因為人為造作、有所企圖,那麼,行動就不可能完美。

問題是,落於現實的人世間,以一介肉身的存在,「行動出於無為、沒有企圖心、沒有事先的期待」,這是件極度困難的事。

更多的現實是,行動充滿執著與妄念。

==============

我們要回到閘門的另一個字眼「Innocence」來看這個閘門。雖然在翻譯中都看到翻譯成「天真」,但最接近的翻譯應該是「無妄」。

《Innocence》
前綴in = not。字根noc = injure傷害。後綴ence = 名詞,表“性質,狀態”。
整體就是「無傷害」= 無罪;清白;天真無邪;無知;幼稚。

“Innocence”是「沒有-傷害」、「沒有-罪惡」,而不是傻白甜的天真。它就是中文的「無妄:沒有執妄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執念、沒有妄念」,不會一廂情願地堅持某個執著的想法,不會傷害到自己、也不會傷害到別人。

基於無妄之心所採取的行動,不是「有所為(ㄨㄟˋ)而為(ㄨㄟˊ)」,而是「無所為(ㄨㄟˋ)而為(ㄨㄟˊ)」,行動沒有企圖,不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而做,單純只是出於「愛」而這麼做。

──這是聖人的境界。

==============

回到卦辭。
「透過非人為及自發性的天性,讓行動臻於完美。」

自己所採取的行動,是沒有企圖、沒有計畫、不是人為造作、沒有妄念、不矯揉造作、不刻意、不故意、沒有想要獲得什麼、不一廂情願、不是自己的執著、沒有私心私慾,完全是出於自然、自動、自發、出於愛。
──所以它是「高我」的閘門。

高我是無妄的、天道是無妄的,但人心沒有辦法,因為一旦落到凡間成為一介凡夫俗子,就會有私心私欲。

不要以為自己有這個閘門,就會天真爛漫無私又有大愛。

就像老子的「嬰兒」,那不是真實的肉體嬰兒,而是修練過的精神境界。

落到凡間,這是一個極度容易落於執著妄念的閘門。

沒為什麼,因為我們是「人」。

==============

25號閘門對面連接的是51號閘門,因此,它所會做的事,容易傾向於憑著意志力去從事一些從未做過的事,給自己也給他人帶來衝擊與震撼。

要去做一些別人從未做過的事,不是件簡單的事,需要有過人的勇氣與毅力,還要承擔後續的結果,沒有那股「我就是要做!」的意志力,誰會有勇氣做這種傻事?

但是,一旦做了,就可能會失敗、會無疾而終,而自己也需要面對受傷的結果。只有25號閘門有這樣的能耐,來承擔51號閘門所給出的震撼,讓結果落地。唯有對所有的行動都帶著「不偏私」的角度,才能接受所有的「第一次」。家族人做不到,他們只想要一樣;社會人做不到,他們只想要一樣。只有個體人才會想要不一樣。不一樣就要付出不一樣的代價。

==============

這是個體人的愛,不是家族或社會的愛。你只能透過做好自己,活出自己,然後將這份愛帶入世界。

每個人的高我,最後的境界與層次,都是要活出自己的個體性,活出自己。

高我的愛,是很平等的愛,對生命一視同仁,所以不會戴有色眼鏡看對方,不會批判,而是帶著中正、中立的角度與視野,看著對方。

你的行動,不是人為的、不是有意圖的、不是計畫好的、不是有動機的,完全是出於自然自動自發的本性。你做這件事,出發點是「零」,動機是「無」,沒有意圖。不是為了誰好,也不是為了自己好。

這是高我的愛,平等地愛著世界上的所有人事物。

說實在話,這個非常難。只有「道」「一」「造物主」的愛,才能有這樣的境界。一般的凡人,要做某件事,一定是有意圖、動機或出發點的。

老子說的: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,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」天地不偏私世界上的各種萬物,全部都一視同仁地對待,聖人也是如此。

這就是25號閘門。

==============

但是,無私的愛,對人類來說,不是簡單的一件事。因為我們是人,我們就得接受我們身為人的限制。

25號閘門的愛,雖然是內建程式,但落實在人間,則一定要經過考驗,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中確認、再回到自己。

因此,這個閘門的人,很有可能出現的,是它的反面,也就是「執著於無私的想法與行為」。人要怎麼體驗「無私」?只有從「非無私」中去體驗。善與惡、黑與白、是與非,是倆倆互相幫助、互相成就的。

25號閘門的人,很有可能對於某件事、某個想法,特別執著,是一種執念、執妄,認定這樣就是這樣。譬如說,很堅持自己就是一個很為別人著想的人,很相信自己很有愛心,很堅信自己是無條件在為子女付出。

只有透過執妄,才能體驗無妄。

因此,這個閘門的人要常常問自己:我是否有把自己困在某個想法裡了?我是否真的無私?還是為了自己?

為自己,不是錯。

這本來就是個體人的閘門,只有為了自己,才能真正為了別人。

重點是在於你的「動機、出發點」。要承認這是為了自己,而不是以「無私為名的執念」,滿口仁義道德為了別人,其實是在滿足自己的妄念。

如果進入爻的層次,可以知道,依據爻的不同,其無私/妄念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,有的有無妄之喜,有的有無妄之災,有的不斷執行自己的妄念。

但無論如何,25號閘門要鍛鍊的,都是要在人間,經由實際行動,來反覆確認自己的出發點──無私,中正,沒有動機、沒有意圖、沒有妄念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(網路圖片)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Yuwe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