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號閘門的鍛鍊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臉書粉絲專區聽說人類設計

20230208修改

20號閘門,Gate of The Now、當下的閘門。它位於於喉嚨中心 (The Throat Center),屬於個體人的覺知迴路 (The Knowing Circuit)。

這是一個純然存在的閘門,就是於「當下」運作,不在過去,也不在未來。就是「現在」。

它位於喉嚨中心,喉嚨中心只負責表達與行動,它沒有覺知、不會思考,只會機械性的反應。

閘門卦辭:
Recognition and awareness in the now which transforms understanding into right action. 
當下識別與覺察,將理解轉化為正確的行動。

識別(recognition)與覺察(awareness),是發生在當下,這份識別與覺察,可以將理解轉化為正確的行動。

大腦本來就有其「理解」,但在「當下」的識別與覺察,將影響到是否能將這份理解,轉化為正確的行動。

識別與覺察,兩者是同時存在的,不是識別「或」覺察,讓自己二擇一。

以品牌認知度(Brand Recognition)與品牌知名度(Brand Awareness)來簡單說明。 品牌知名度(Brand Awareness),品牌覺察,就是要讓消費者認識到、會記起有這個品牌的存在。消費者是否知道這個品牌的存在,屬於一個 Yes/No 情境,知道就是知道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。全有或全無。

品牌認知度(Brand Recognition)是消費者根據視覺或聽覺指標(例如logo和顏色、廣告歌曲等)正確識別品牌的程度。

舉個例子。你首先要覺得口渴想喝汽水(覺察),走進便利商店之後,要有能力找到你想要喝的汽水品牌(辨識)。很重要的是,自己,在當下,要有能力對情境有所覺察、並做出辨識。如果沒有覺察自己想喝汽水的能力,走進便利商店之後沒有能力找到自己想要喝的汽水品牌,那麼,就算自己滿腦子清楚明白什麼叫做「口渴與汽水」的知識,你還是沒有辦法採取正確的行動。

大腦,可以理解很多道理,但是,在事情發生的當下,如果沒有「覺察與辨識」的能力(兩者缺一不可),那麼,再多的理解還是只停留於大腦的理解,而無法轉變成正確的行動。

這個閘門位於喉嚨中心,雖然只負責表達與行動,它沒有覺知、不會思考,只會機械性的反應,但我認為,這些都是理論上。不會思考的是閘門本身,但是,人,就是會依據自己的閘門特質,透過大腦的運作,用這個閘門的方式在思考。閘門本身沒有覺察能力,但是,大腦會不斷用這個閘門的角度詮釋世界與環境。

很重要的是,要留意自己在當下的每一個念頭,因為,自己的大腦是24小時每分每秒都在運作,不會停止的。要留意當下的人,永遠是自己。

重點是,自己是否能夠當下覺察並辨識環境與自己?

而這份覺察與辨識從從哪來的?不是憑空發生的,是與環境互動中學習來的。如果不是從環境中學習,自己怎麼知道什麼叫做汽水?怎麼知道什麼是可口可樂、百事可樂、蘋果西打?又如何從眾多品牌中擷取到自己想要的汽水品牌?

這個覺察與識別,一方面需要透徹、深入、中正、中立、不帶感情地覺察並辨識環境,另一方面,也需要有深入觀照自己的能力。

環境提供的是什麼?你是否有能力中正、中立的看得清清楚楚?
而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你是否有能力中正、中立的看得清清楚楚?

==============

或許會誤以為20號閘門本身是有覺察力的,但其實,這裡的「識別與覺察」不是心智上、智識上的覺察,也不是直覺式的覺察。20號閘門不是位於覺察中心,它只運作於當下──在當下機械式地運作。
 
20號閘門本身,並沒有覺察力。要覺察的人,是你。
 
就是因為它只負責「機械式地運作」,所以,它有一個先天的困境:它的運作,極容易受到對向中心的制約:57號閘門制約了當下的覺察,34號閘門制約了當下的行動,10號閘門制約了當下的自我定位。
 
意思是說,20號閘門在當下的所作所為,會被對向閘門影響,認定了什麼是重要的、什麼是該做的、什麼叫做“做自己”。如果這個制約和影響,是從小的家庭環境,譬如說,媽媽認定穿著就是要時尚才叫做“做自己”,於是你也會在每個當下很留意自己的穿著,要走在潮流上。
 
如果只有20號閘門,它會做,就是於當下說或做,但不知道為什麼。只有接通了直覺中心的57號閘門,它才有辦法知道自己現在為什麼這麼說、這麼做。否則,它就只是反射性地說或做。
 
因此,20號閘門第一個要鍛鍊的,就是要很留意自己正在說什麼、做什麼。
 
==============
 
20號閘門,關於「當下」,更明確的說,是關於「在當下,你看到了什麼」。
 
「Contemplation」,觀,是看得非常仔細、深入、細微,它不是「視」。「視」可以「視而不見」,有看沒有到。但是,「觀」不是,觀,就一定是仔細地看到了,沒有「沒看到」的道理。
 
也就是說,這個看,不是用你的眼睛看,或者說,不是用你的感官去看,而是用你的心去看。如果可以話,甚至要站在更高的觀點,來看自己正在做什麼事。
 
你要「看」到,自己正在說什麼話、正在做什麼事。
這沒有在看玩笑,很多人是無意識地、反射性地在說、在做,但對於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,卻是一點意識都沒有。
 
再不厭其煩地重複一次,這個不是覺察中心,你可能會反射說或做,無法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。所以,才更要「看到」自己的所言所行。
 
20號閘門,所作所為不是重點,是你要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,才是重點。
 
那麼,平時該怎麼鍛鍊呢?
對於自己的言行,要在每個「當下」都保持有意識的觀察。身為人,要時時刻刻保持有意識,這是不容易的事情。但至少,你每天可以固定時間,在那段時間內,即使是10分鐘、15分鐘也好,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 
10分鐘、15分鐘過了以後,回頭檢視,剛剛那段時間,自己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。你要能夠事後重複說明白,剛剛說了什麼、做了什麼。
 
要注意的是,一開始的時候,對於自己的言行,不做任何評斷、批評。批評是大忌,一旦落入對自己行為的批評,「我不夠好」的自責心會跑出來吞噬自己。
 
所以,只要看著自己的所言所行就好。但不帶任何批評。
只要看到,這就夠了。
 
隨著時間的過去,你會到一個不同的層次,到時候,要修改修正,再來調整就好。
 
==============
 
看到自己的所言所行,接下來通常會發生的事情就是,會開始在乎自己的言行。想讓自己的言行能夠被看見。
 
「看」與「被看」是同一件事。
設計永遠具有兩面性。
 
當你看著自己的言行,自然而然就會在乎起,自己的言行在別人眼中是怎麼樣的形象?所以,你也會在當下採取最「良好」的言行,努力展現自己的優點言行。
 
這是個體人的閘門,如果你是遵從自己的權威與策略,在每個當下看到自己的言行,並展現自己最好的那一面,那麼,這也是算個好事。
 
但如果你展現的「優點」是指「符合社會及家族的標準」,那麼,這就不在20號閘門的位置上。
 
20號閘門,每個當下的所言所行,是為了展現你自己的優點,為了你自己,不是為了別人。
 
如果進入爻的層次,可以知道,依據爻的不同,天生就會看到不同的層面,有個只看到表面,有的只看到自己,有的看到了運用層面。
 
但無論如何,20號閘門要鍛鍊的,都是你要能夠在每個當下,觀察到自己的所言所行。對自己的言行保持更高的覺察,才是這個閘門最大的鍛鍊。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
(網絡圖片)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Yuwen 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