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62號閘門的鍛鍊】
臉書粉絲專區聽說人類設計
20220716修改
62號閘門,Gate of Details、細節的閘門。它位於於喉嚨中心,屬於社會人的理解迴路(The Understanding Circuit)。
喉嚨中心是個變速器,負責表達與行動,它沒有覺知、不會思考,只會機械性的反應。它有固定的表達方式,而且是機械式的運作。
62號閘門,把它看到的模式(請注意,是它看到並認定的模式,不代表真),認為有需要加以具體化的地方,把它們集結起來,並透過語言傳達出去。
它負責溝通的是視覺模式,把自己看到的細節,為它們命名、具體化、並溝通出來、讓大家能清楚認識。
也就是說,你沒看過的,就溝通不出來。
也就是說,你溝通出來的,不見得是真實。
但是,因為62號閘門往上連接的是邏輯中心,它在說的是「I think,我認為」,溝通出來的全都是大腦的想法,所以,它通常會覺得自己是對的。
「大腦的想法」,意思是說,它們不見得是真實,但大腦會自以爲自己「認為的」就是真實。
當大腦認定是「真」以後,位於喉嚨中心的62號閘門,就負責不斷地表達與行動。它沒有覺知、不會思考,只會機械性的不斷表達或行動。
所以,你要很留意自己正在說什麼、做什麼。這對於喉嚨中心的閘門,要保持很有意識的覺察,不能放任自己無意識地說或做。
==============
62號閘門位於喉嚨中心,往上連接邏輯中心,所以,它溝通出來的,是「大腦想法」,而不是行動。
但是,通常,絕大多數人,在有了大腦想法之後,就會覺得該「採取行動」。社會嘉許的,是積極、主動採取行動、有所作為的人。
但是,「行動」並不是這個閘門的負責項目。
第一,這是社會人的閘門,你的所有想法,是為了他人而存在;是為了整體社會的未來而存在,不是為了你自己,更不是你行動的指針。
第二,社會人的邏輯過程,想法是開始而已,想法能不能落實,則是另外一回事。它需要經由重複的執行、檢驗、修正過程,來證明其可行性。想法和行動,不能劃上等號。這是兩碼子事。
62號閘門,負責的是思考,不是行動;是要在與別人的合作中,再重複修正自己的想法,讓細節能更貼近現實與實際——細節需要著地。
==============
閘門卦辭:
Caution, patience and detail produce excellence out of limitation.
謹慎、耐心和細節,得以於限制之外產生卓越。
1. 需要的特質是:謹慎、耐心和細節。
2. 目的是產生卓越。
3. 於限制之外,不是限制之上。
雖然“Produce”也會有「創造」的意思,但我傾向於使用「生產、製造」。「創造」傾向於無中生有。「生產」傾向於從零件、原料製造新事物。
而62號閘門,不是無中生有、或產出全新的創造性事物,而是依據原有限制,注意更多瑣碎的細節,從而讓原有限制得到修改的機會。
另外,「超越」是指精神上的向上提升到另一個層次,而62號閘門並不做這件事,是稍微超過限制、逾越限制,離開限制的範圍,但目的並不是超越、也沒有要向上提升。它傾向於精益求精,從細節中產生卓越。
==============
在這裡,我們需要澄清一個問題:限制。
60號閘門,接受的閘門,也講限制。60號閘門是個體人閘門,於限制之中,要超越限制。這種超越,是精神性的,並非一定真的能改變現實,所以要調整的是自己與心態,讓自己在限制的環境之中,有精神上的超越。
62號閘門的限制,沒有要破除的意思。沒錯,它還是對現有限制有所不滿,但它不滿的地方,不是限制不對、覺得限制很令人無奈。
不是的。它是覺得限制不夠完整、不夠到位、不夠鉅細靡遺,所以,它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,一種是讓原本制度/限制變得更加錦上添花、變得更加完備。另一種是,因爲更多細節而暴露原有制度/限制的缺憾。
但無論如何,更多細節,都是產生於原有制度/限制之「外」,超過限制,所以才能夠讓限制得到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。
==============
不是所有的事實都有相同的重要性,但,62號閘門分不清。
如果有17號閘門的意見可以引領,62號閘門會比較有方向,知道要朝哪個大目標去搜證、尋找支持其論點的細節。但如果沒有,則62號閘門很有可能會陷入在細節的瑣碎大海裡而迷失方向。
62號閘門只擅長於細節,但不擅長於分辨細節重要性的先後順序。
就像撰寫SOP,17號閘門負責為SOP抓方向、訂大綱,但它產不出裡面的實際執行流程與項目,這時候就需要62號閘門的細節能力。但如果沒有17號閘門先為SOP調整大綱,62號閘門會產出一堆執行細節而不知如何整合。
譬如說,主管交代要搜集顧客使用後的滿意短度調查回饋,他會不知道哪個回饋訊息是重要的、哪個不需要搜集,所以,他會全部都搜集,因為他覺得所有的細節都有一樣重要。
——但事實並非如此。
62號閘門,要很認清自己的這個強項,也是自己的弱項。你可以為骨架長肉,但同樣的能力,也可能讓你只是一堆肉團而沒有骨架讓自己行走。
==============
很多事情,當有了架構(制度/限制)常常,就會被架構(制度/限制)綁死而無法動彈。譬如說,社會上常見的道德綁架,以前的話「好媳婦就要孝順公婆」之類的。
任何一個架構(制度/限制),你可以搜集許多證據、細節,來支持它的合法性與正規性。
但另一方面,你也可以搜集許多證據、細節,來否定它的合法性與正規性。
在架構(制度/限制)之下,搜集許許多多的細節,其實是好事。有足夠的證據、事實與細節,反而能為「引以為常的教條」帶來衝擊與逾越。
小小的逾越,能為組織、教條、架構帶來修正的生機,為它們帶來新的活力。
如果進入爻的層次,可以知道,依據爻的不同,有的一開始逾越得太超過,有的在受限中逾越,有的採取守勢。
但無論如何,62號閘門要鍛鍊的,就是擅長於細節,但不迷失於細節。
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